设计模式-14-访问者模式
访问者模式
在访问者模式中,使用了一个访问者类,它改变了元素类的执行算法。
通过这种方式,元素的执行算法可以随着访问者改变而改变。
- 属于行为型模式。根据模式,元素对象已接受访问者对象,这样访问者对象就可以处理元素对象上的操作。
意图:
主要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。
主要解决:
稳定的数据结构和易变的操作耦合问题。
何时使用:
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,而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”污染”这些对象的类,使用访问者模式将这些封装到类中。
如何解决:
在被访问的类里面加一个对外提供接待访问者的接口。
关键代码:
在数据基础类里面有一个方法接受访问者,将自身引用传入访问者。
优点:
-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
- 优秀的扩展性
- 灵活性。
缺点:
- 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,违反了迪米特原则
- 具体元素变更比较困难
- 违反了依赖倒置原则,依赖了具体类,没有依赖抽象。
使用场景:
- 对象结构中对象对应的类很少改变,但经常需要在此对象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
-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,而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”污染”这些对象的类,也不希望在增加新操作时修改这些类。
注意事项:
访问者可以对功能进行统一,可以做报表、UI、拦截器与过滤器。
案例说明
将创建一个定义接受操作的 ComputerPart 接口。Keyboard、Mouse、Monitor 和 Computer 是实现了 ComputerPart 接口的实体类。我们将定义另一个接口 ComputerPartVisitor,它定义了访问者类的操作。Computer 使用实体访问者来执行相应的动作。
定义一个表示元素的接口
1 |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Part { |
创建扩展了上述类的实体类
1 | public class Keyboard implements ComputerPart { |
定义一个表示访问者的接口
1 |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PartVisitor { |
创建实现了上述类的实体访问者
1 | public class ComputerPartDisplayVisitor implements ComputerPartVisitor { |
用 ComputerPartDisplayVisitor 来显示 Computer 的组成部分
1 | public class VisitorPatternDemo { |
注意事项
优点
- 访问者模式符合单一职责原则、让程序具有优秀的扩展性、灵活性非常高
- 访问者模式可以对功能进行统一,可以做报表、UI、拦截器与过滤器,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
缺点
- 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,也就是说访问者关注了其他类的内部细节,这是迪米特法则所不建议的, 这样造成了具体元素变更比较困难
- 违背了依赖倒转原则。访问者依赖的是具体元素,而不是抽象元素
- 因此,如果一个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数据结构,又有经常变化的功能需求,那么访问者模式就是比较合适的.
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
Comment